第一届李政道研究所粒子物理暑期学校成功举办

Time:20-07-17 16:03:10

7月6-11日,第一届李政道研究所粒子物理暑期学校在上海交大闵行校区举行。粒子物理学是人类研究自然界最本质、最深刻规律的学科之一。近年来,粒子物理学的前沿研究在我国方兴未艾,对致力于粒子物理学研究的学生来说,是机遇更是挑战——需要时刻更新知识储备,才能具备探索前沿的视野与能力。但目前各大高校粒子物理学相关课程的开设比例较低,这在本科阶段尤为明显。在此背景下,李政道研究所历经近一年的精心策划,采用线上和线下结合的方式成功举办了本次暑期学校。共有来自37所国内外高校的近百名高年级本科生和低年级研究生参与了学习与互动。另外蔻享学术平台对本次暑期学校进行了网络直播,6天共吸引观众超过1.5万人次。

在7月6日上午的开幕式上,李政道研究所副所长、李政道讲席教授顾威致欢迎辞。他介绍了李政道研究所的使命与愿景,并代表全所欢迎各方青年才俊。之后李政道讲席教授Tsutomu Yanagida做了开幕报告Where to go now? After Newton, Einstein, Heinsenberg...,阐述了他疫情期间在宾馆闭关多日的思考,并寄语中国的年轻学子要敢想大问题,像牛顿一样在疫情期间不断提升自我。这在学员中引起了强烈共鸣与踊跃的提问,其中来自中国科技大学的谷同学关于惯性质量和引力质量本质的问题,进一步触发了非常深入的讨论。

随后,来自李政道研究所与物理与天文学院的Jason Evans、李亮、葛韶锋、孟月、Yuichiro Nakai、何红建、刘江来、赵玉民、高俊、杨海军、王伟、何小刚、Michael Ramsey-Musolf、孙扬、陈列文与徐东莲等十余位学者先后进行了授课,向学员们介绍粒子物理研究的现状和前沿,并展望粒子物理的未来。课程涉及的理论与实验领域包含:粒子物理标准模型、缪子、中微子、超越希格斯粒子、暗物质、原子核、对撞机物理、格点量子场论、CP破缺、早期宇宙、天体核物理、中子星当中的致密核物质与多信使天文学等,为学员们献上了一场粒子物理的饕餮盛宴。

2012年欧洲核子中心(CERN)的大型强子对撞机(LHC)发现了粒子物理标准模型预言的最后一个粒子——希格斯(Higgs)粒子,使得标准模型的粒子谱已经完整。但标准模型并不能解释所有的物理现象,比如已经由观测确立的中微子振荡、宇宙中有物质而基本没有反物质。另外,粒子物理虽然研究的是微观极小尺度的现象,但和宇宙极大尺度的结构、演化紧密相关。物质只占宇宙能量不到5%,其他95%是暗物质、暗能量,我们对宇宙的理解还远没到完善的地步,粒子物理也还有很多基本的问题尚未解决。例如:粒子物理的标准模型真的就是终点了吗?为什么宇宙中的物质远多于反物质?暗物质和暗能量究竟是什么?宇宙是如何起源的?四大基本相互作用力最终能否统一等等。带着这些疑问,学员们饶有兴致地聆听了学者们的课程,并在每次结束后积极踊跃地提问交流。本次暑期学校还特别安排了专题讨论答疑环节,先后邀请了授课老师与来自李政道研究所与物理与天文学院的Kim Siang Khaw、韩柯、王少博、周宁、李数、刘坤、Suntharan Arunasalam等学者参与讨论答疑。虽然此次活动中大部分时间只能线上交流,但学者们在授课、答疑与活动组织中体现的学术素养与个人魅力也让学员们受益匪浅。学员们也通过本次活动加深了对粒子物理的认识,学到了奇妙的中微子振荡、难以捉摸的暗物质、CP破缺和来自遂古之初的正反物质不对称、宇宙电弱真空相变、原子核之美、致密的中子星和多信使天文学等多姿多彩的粒子物理现象。

本次活动主办人之一、李政道学者葛韶锋表示:此次活动学员们提问互动的踊跃程度超过了我们的预期,而且提出的问题很有深度,明显可以看出他们对粒子物理充满热情,而且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基础。学者们非常珍惜这种良性互动,也希望此次活动能够对学员们未来的科学探索之路有所帮助。7月11日下午暑期学校最后的讨论环节结束后,学员们纷纷发表感言,久久不愿散去,还有学员撰写了长篇学习体会,为此次活动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本次暑期学校的成功举行,也为李政道研究所即将开展的第三届格点数值量子场训练营、近代量子理论若干专题漫谈等一系列各领域的活动积攒了宝贵的经验。李政道研究所未来将继续策划一系列训练营、国际会议等学术活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加强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

 
My JSP 'buttomdiv.jsp' starting page

Copyright © 2012 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 All Rights Reserved.沪交ICP备20170197[Copyright] [Disclaimer]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