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USPEA之家论坛第六期——许瑞明:“我的读书、科研道路——从物理学到生命科学”讲座举办

Time:24-12-04 17:12:53

11月27日,李政道图书馆举办了CUSPEA之家论坛第六期暨励行讲堂第85期活动。本次活动的主题为“我的读书、科研道路——从物理学到生命科学”,主讲嘉宾为1984届CUSPEA学者、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许瑞明。来自全校各院系单位的400余名师生代表齐聚一堂,共同聆听许老师的精彩分享。

 

1733133006023009008.jpg

1733133006070048101.jpg

活动伊始,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副馆长徐璟上台致辞,她表达了对许瑞明老师的敬意,并强调了本次活动在促进学术交流、激发交大师生学术兴趣方面的重要意义。

1733133116000046065.jpg

许瑞明以自己的人生经历为切入点,回顾了从浙江大学物理系求学到赴美国布兰迪斯大学深造的求学之路,并分享了在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开展科研工作时的感悟和历程。他详细描述了如何从物理学的严谨逻辑出发,跨越学科界限,深入生命科学领域的探索。讲述了自己如何在生命科学研究中应用物理学原理,通过对分子机制的理解,推动表观遗传学、基因组学等前沿领域的发展。他特别提到,在科学研究中,跨学科的知识体系为解决复杂的生物学问题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法,这也是他科研工作的核心所在。他通过生动的例子,讲解了物理学和生物学之间的深度融合,以及这一融合如何推动科学边界的拓展,让在场的师生深刻理解到跨学科研究的重要性。许瑞明介绍了自己团队在基因表观遗传学领域取得的突出进展,自1996年开始独立开展研究以来,他一直致力于基因表达和调控的结构机理研究,尤其在表观遗传学的结构机理方面做出了多项标志性贡献。他强调,跨学科的研究方法在这类复杂问题的解决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他认为,科学探索中的每一次创新背后都蕴藏着跨学科知识的融合与碰撞,只有通过不断尝试和多领域合作,才能在科研中不断突破自我,迎接新的挑战与机遇。

1733133149312011250.jpg

讲座后,活动进入了圆桌论坛环节。许瑞明与上海交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的曹博老师、张宇航老师一同参与讨论,三位嘉宾围绕“科研中的挑战与机遇”展开深入对话。在互动中,三位老师分享了各自科研生涯中的困难与挫折,尤其是在转向生命科学领域后的诸多挑战。他们表示,科研不仅需要扎实的专业知识,还需要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关于“如何选题”和“科研与国家发展需求的契合度”时,三位老师一致认为,科研应立足国家需求,紧跟科技发展的前沿,为社会创造更大的价值。

1733133170578093249.jpg

在互动环节,现场同学们就“随着技术进步,结构生物学未来的研究方向及技术变革”展开提问。许瑞明回应道,随着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的发展,结构生物学将迎来新的机遇,AI将在蛋白质折叠和分子对接等方面提高研究效率。然而,他也强调,尽管技术提供了强大的工具,科学研究的核心依然是人类的创新和智慧。他鼓励同学们在技术变革中保持批判性思维,不断突破框架,探索新的研究方向。

1733133195758003746.jpg

活动的最后,励志讲坛学生代表及CUSPEA之家向许瑞明及两位嘉宾赠送纪念品和鲜花,此次讲座促进了CUSPEA学者与现场同学们的交流。通过前辈学人传经送宝,让兴趣植根于勤学善思的土壤、让勤奋学习成为青春远航的动力!

CUSPEA项目自1979年由诺贝尔奖得主李政道先生发起以来,已培养了超过九百位优秀的学者,遍布全球各大学术、技术、产业领域,成为一股强大的科研力量。2020年,CUSPEA之家论坛在上海交通大学成立,致力于推动国内外学者之间的交流合作。

My JSP 'buttomdiv.jsp' starting page

Copyright © 2012 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 All Rights Reserved.沪交ICP备20170197[Copyright] [Disclaimer] [map]